新闻动态>>
现在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正文
小齿轮,大使命——天大材料志愿者闪耀上合舞台
添加时间:2025-09-08 09:24:20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顺利召开。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研究生李寅冬、宁可欣、胡心卓、胡婉钰和刘畅五位同学,凭借出色的表现和扎实的能力,成功通过选拔,成为本次峰会的志愿者。她们主要承担咨询与公共服务、站场媒体跟车服务以及机动服务等任务,服务区域覆盖新闻中心邮政服务展厅、车站站点等重点场所。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聆听她们在志愿服务中的所思所感。

李寅冬-机动组

作为机动组志愿者,我的岗位常在变动,但初心始终如一。从吹风会新闻整理的字句推敲,到行李寄存处的秩序维护,我愿如一颗螺丝钉,牢牢扎根于每一个需要我的角落。新闻中的每一条信息,关乎世界读懂中国的精度;寄存处的每一次伸手,传递的是东道主的温度与敬意。

于我而言,志愿服务的价值从不以岗位衡量,而在坚守的意义。我用专注守护信任,以微笑传递温暖,让琐碎成为可靠,让秩序化为从容。

这段经历让我深切体悟:每一处微小的付出,都是“中国服务”的注脚;每一次无声的奉献,都在点亮“天津微笑”的光芒。我们以青春之名,以微光成炬,不仅照亮了盛会的每个角落,更让世界听见了中国青年踏实而坚定的足音——稳健、温暖、向前。

胡心卓-咨询与公共服务组

在新闻中心邮政展厅服务期间,我主要负责为中外媒体介绍中国特色邮票和天津文创产品,并带领大家体验大龙邮票的拓印互动。一次次讲解和演示中,我越发体会到方寸邮票背后深厚的文化底气。

每当看到他们专注拓印、展开成品时惊喜的笑容,听到发音标准的中文版“谢谢”,我都感到特别有成就感。这些认可不仅属于我,更属于我们志愿者小队和邮政工作人员——他们耐心传授中国邮政历史和拓印技艺,让我们在协作中成长,在实践中真正理解了文化自信。

这次经历让我真切感受到,中国文化正通过每一次亲身体验、每一句真诚讲解,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而我们青年,就像一枚枚小小的邮票,正成为这场文化传递中生动而自信的桥梁,让世界看见一个从容、开放的中国。

宁可欣-机动组

作为上合峰会机动组的一名志愿者,我们虽不在聚光灯下,却始终是24小时在线的支持力量,是幕后默默守护的“影子军团”,更是随时能顶上的“全能补位王”。无论是每一条会议新闻的细致整理,确保媒体工作顺畅运行,还是行李寄存处的耐心服务、传递出东道主的热情与温暖,我以高度责任感认真对待每一次任务。记得曾深夜接到第二天一早5点的上岗安排,机动组的小伙伴们不仅毫无怨言,反而为能切实替团队分担重任而感到由衷喜悦。我深刻体会到,志愿服务的真谛不在于站在哪里,而在于是否怀揣一颗随时准备奉献的心。每一刻无声待命、每一次及时补位,其实都是这场跨越语言与文化盛会中不可或缺的音符,都是我们藏在细节里的坚守与热忱。

这段经历于我,远不止一次志愿服务,更是一堂刻满了责任与担当的实践课堂。我亲眼见证了一场国际盛会的顺利举办需要无数人夜以继日的无声付出与协作,而我也非常荣幸能够以志愿者的身份尽一份微薄之力,传递天大的品格、天津的温度、中国的友好。我真正理解了“渺小而执着”的付出,亦可汇聚成时代中宏大而动听的和声。未来我也将继续怀抱这份热忱,在不同的岗位上坚定初心、发光发热。

刘畅-站场媒体跟车服务组

这是我第一次切身感受到自己离“多样文明”这么近,我是一名接站志愿者,负责接送各国记者:无论来自哪里的记者朋友都很友好,即使他们刚刚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舟车劳顿,见到我们志愿者的第一面都会热情地打招呼,绽放大大的笑容。这也是我第一次切身感受到自己离“共同发展”这么近,看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友人因为上合峰会来到天津,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一种东道主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能有机会让我见识和参与到这场盛会,是天津给我的礼物;将志愿工作做好,在每一个岗位上发挥自己螺丝钉的作用,是我给天津———这座承载着我的青春的城市,最好的回礼。祝愿我们与天津都越来越好!

胡婉钰-咨询与公共服务组

我是一名咨询与公共服务组的志愿者,在新闻中心邮政服务展厅为各国媒体记者讲解大龙邮票等邮政展品、开展大龙邮票拓印体验活动以及帮助邮寄明信片。

在上合中国邮政展区的志愿服务中,我不仅是为各国媒体记者们指引路线、讲解邮品,更成为了传递文化与温暖的桥梁。看到中外记者因我的帮助而露出笑容,分享他们在中国旅游的经历,听到外国记者用中文说"谢谢",所有的疲惫都化为感动与自豪。

这份工作让我感受到志愿者“爱心、奉献、不求回报”的初心,也更明白了肩上的责任——用微笑服务他人,用行动传承志愿精神。每一枚邮票背后都是文明的对话,每一次讲解都是友谊的传递。我学会了用耐心化解语言障碍,用微笑跨越文化差异,更在服务中懂得了志愿精神的重量——它让平凡的时刻闪耀出不凡的意义。

这段时光是我青春中灿烂而厚重的一页,让我坚信:微光虽小,汇聚成阳;志愿之路,温暖绵长。

       在这次国际盛会中,材料学院的志愿者们以青春之名,践行使命担当,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天大学子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她们在各自岗位上默默付出,不仅为峰会的顺利举行提供了坚实保障,也在服务中锤炼自我、收获成长。未来,她们将继续以昂扬的斗志和专业的素养,投身更多志愿服务,在广阔天地中绽放青春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