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2017年,材料科学领域成为继工程领域之后天津大学第二个进入ESI全球前千分之一的学科领域,同年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在“双一流”建设的征程中,学院紧紧把握“顶天立地发展材料学科,聚精会神培养优秀人才”的主航向,开拓进取,砥砺前行。顶天立地,瞄准世界尖端科技领域,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聚精会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步伐。近年来,学院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搭建教学科研平台,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推动科技创新 建设一流学科
建设一流学科是高水平科学研究的目标,也是培养一流人才的基础。近5年学院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2016-2020年学院实到科研经费5.01亿元,2020年科研经费达到1.34亿元,创历史新高;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6项,包括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8项,重点类项目11项。材料学科最新ESI全球排名第48位,近5年学院共发表SCI论文2100余篇,其中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200余篇;授权专利共635项,申请专利共1652项。学院在2015-2020年共获得1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其中天津市科技一等奖6项。
学院把科学研究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源头活水。建有教育部先进陶瓷与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材料复合与功能化工程研究中心,天津市现代连接技术重点实验室等一批科技创新平台。本着“凝练大团队、搭建大平台、争取大项目、创造大成果”的总体目标,促进交叉融合和对外合作。焊接与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等科研单位与中海油、长征火箭等公司密切合作,着眼国家战略,在新能源、新器件、海洋工程、航空航天等领域主动服务国民经济建设。长期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7个国家的16所世界知名高校保持科研合作,开展人才联合培养。每年与国外专家合作发表论文百余篇。及时将学术成果充实到课堂中,成为加强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汇聚优秀人才 强健师资队伍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培养优秀人才的保障,也是学院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石。学院不断创新人才引进与培养的体制机制,重点在制度建设、高端人才引进、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着力加强拔尖人才引育。充分认识领军人才在学术研究中的带头作用。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27人,其中教授60人,副教授56人,讲师11人,具有国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超过80%。教师中有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A类)9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以及拥有其他国家级人才称号10余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13人,学院拥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在人才梯队上形成了拔尖人才牵头领军,中坚力量创新攻坚,青年队伍奋力拼搏的良好局面。
积极推进青年教师培养。从入职开始,为每一位青年教师分配一位“导师”,在专业课程助课、基金撰写等教学科研的方方面面给予全方位指导。依托青年教职工联谊会,每周五中午开展学术沙龙,经常性开展院领导座谈、教书育人心得分享、基金申报等各类培训。及时关注和协调解决他们在思想上、工作上遇到的问题。鼓励青年教师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加强学术交流合作,如定期举办与清华大学、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华东理工大学联合的四校所青年教师学术交流会,邀请国际知名学者做学术报告,委派青年教师出国访问等,为青年教师成长提供学习交流平台。
逐步深化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以院党委为思想核心,每月固定一个“党员集体学习日”,各党支部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开展主题学习。结合党员领导干部、党支部书记讲党课,聘请专家解读时事政治等专题讲座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思想政治水平。以党支部为战斗堡垒,引导广大教职工把思想和智慧凝聚到事业发展上来。部分专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院系承担院长助理等行政工作,担任学生书院导师,参加学院重大会议、活动的志愿服务等,以多种方式主动参与学院中心工作。选树优秀典型,赵乃勤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刘文广获得“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王颖获得“天津市十佳辅导员”,师资队伍综合素质水平得到迅速提高。
突出专业特色 深化教学改革
坚持历史传承,紧扣产业发展脉搏。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所辖的金属材料方向、无机非金属材料方向、高分子材料方向和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均建立于1952-1958年,具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和优秀的育人传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上世纪末,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产业发展,在国内率先建立了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大学科为背景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具有代表和示范作用。曾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4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赵乃勤教授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并入选首批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材料科学与工程实践教学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近年来,结合国家发展战略,面向新能源领域将原材料化学专业调整为功能材料专业,新设立材料腐蚀与防护工程、复合材料功能和有机光电材料工程三个方向。专业建设与行业紧密对接,力图培养优势领域的突出人才。
采取多项举措,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成立了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学院教学督导组,与教学管理团队共同形成了政策制定、落实、监督与反馈三位一体的教学运行模式。大幅提高教学津贴,并向关键课程及核心教学环节倾斜,对教学关键工作予以奖励,倡导“四个统一”,发挥第一课堂“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作用。实施“师昌绪荣誉学位计划”,选拔优秀本科生进行个性化“导师制”培养,探索和实施本科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生导师选聘制度,建立了以“能力为导向”的动态管理和竞争上岗机制。鼓励导师指导本科生了解参与科研工作,促进培养衔接。
启发专业兴趣,搭建课外实践平台。配合第一课堂教学改革,形成和完善了以“材料设计大赛-自主科研-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体系的第二课堂创新能力培养方案。每年开展博士生论坛、材料设计大赛等5项科技创新类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挑战杯”、全国金相大赛等10余项赛事,其中15级本科生在天津大学第一届“未来30年”颠覆性创新创想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设立“材料大师讲坛”,邀请邹志刚院士、薛其坤院士等讲授学术前沿和人生感悟。每年邀请校内外学者开展各类学术讲座50余场。将前沿学术成果及时充实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着力建设学生创新实验室,设置实验、讨论区域和“陶吧”、3D打印、VR体验等专题区域,在“玩”中启发学生的好奇心,由兴趣引导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坚持思想引领 培养家国情怀
夯实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根基。一是,根据学生党员数量和年级分布变化,及时调整党支部设置,将党支部建在课题组、实验室,跨年级建在专业。优化后的28个学生党支部,提高了针对性和时效性,加强了凝聚力和传承度,使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幅提高。二是,每年开展“七一”表彰。连续十余年对全体学生正式党员进行考核,已经形成包括每年两次集中理论考试和14项评价指标在内的评价机制。三是,创新形式,增强活力。“党支部书记讲党课”宣讲团深入到党支部、团支部宣讲十九大精神。微信公众号推出“《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等主题推送,受到广大党员积极响应。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共同参与“1+1帮1”活动,促进民族团结,提高学习成绩,为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积累了有效经验。
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路。一是充实强健辅导员队伍,选精配齐班主任队伍,制定班主任工作管理办法和考核机制,全员参与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以回应学生思想关切的方式化解学生的思想问题。二是,划拨专项经费连续三年开展优秀班级创建,重点建设班风、学风。学业辅导站选聘专业教师导师和学生助学讲师,开展学习积分计划和研究前沿、学习规划等专题讲座,从为什么学和怎样学两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积极组织社会实践和行业企业实习走访,让在校生知道哪里需要他们,哪里有用武之地。近年来,选择国家战略需求岗位和专业相关领域就业的毕业生呈增长趋势。
营造健康主流的思想文化氛围。一是,把书院建成学生的生活之家、思想之家。规划了健身室、班团活动室、图书室等多个功能空间。利用公共区域设置毕业墙、院史沿革等展示,在氛围营造中开展荣誉教育、榜样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二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院楼宇文化,融入每年百余次的各类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使学生举目抬头,一行一事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三是,筑牢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阵地。学院中英文网站每年发表科研进展、师生采风等稿件近200篇,为校内外人士及时提供有效资讯。“材料先锋”微信公众号把各类信息直接推送到手机。各实验室、精品课、社团和班团等建设和运用网页、微博主页等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多渠道弘扬思想文化主旋律。
优化结构布局 完善保障体系
天津大学新校区建设为材料学院开启了新篇章。学院根据专业方向形成了5个研究所加1个国际联合中心的科研组织模式,配合原有以系为单位的教学模式,搭建起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科研总格局。建立健全《党政联席会制度细则》、《安全防火制度》等50余项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保障体系,推动管理体制改革深化。
贯彻“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理念。一方面细化完善党委议事规则和党政联席会制度,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基层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引领作用,支持工会、教代会、学生会等群众组织,积极参与学院民主管理。教代会中,一线教师比例超过85%。由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耿延侯教授担任主任,参加党政联席会,代表教职工直接参与学院重要问题的讨论和决策。组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校友会等各方力量参与全员育人。每年有二十余位优秀学者、行业精英走上讲台,为学生开启理想之门,引导成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