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
现在位置 : 首页 > 本科生培养 > 精品课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级精品课程


材料力学性能

负责老师:王吉会 教授



课程简介
 
   材料的力学性能是关于材料在外加载荷(外力)作用下或载荷和环境因素(温度、介质和

加载速率等)联合作用下表现的变形、损伤与断裂的行为规律,及其物理本质和评定方法的学科。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四大基本要素--材料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类材料在实际应用中都必须涉及的共性问题。
  《材料力学性能》课程是面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材料化学等专业本科生的学科基础课程,由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组成。

课程特色
   1)课程本着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面、激发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实践素质的原则,以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为主线,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共性与个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构建了面向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专业《材料力学性能》课程教学的新体系。
    2)课程创建了包括必修实验、选修实验、综合研究性实验和工程案例实验在内的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并进行了实验课程的单独开设,提升了学生的实验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
    3)课程形成了包括多媒体课件、双语教材、人文素质和学科前沿知识渗透等在内的多方位教学配套体系,既减少了授课学时、增加了教学信息量,又丰富和活跃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果。



材料现代研究方法

 (点击进入课程)

责任教师:杜希文 教授


课程简介
   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前身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该系含金相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材料腐蚀与防护四个专业,“材料研究方法”一直是这些专业的专业基础主干课程。受当时专业划分的影响,各专业的讲授内容有所差别,如金相及热处理专业与先进陶瓷专业重点讲授物相分析和组织形貌观测的内容如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而高分子专业则主要讲授分子结构分析(如红外、核磁共振)的内容。虽然各专业讲授内容有所差别,但主讲教师均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如刘文西教授与陈玉茹教授主编的《材料电子显微分析》和范雄教授主编的《X射线金属学》在全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而李润卿老师主编的《有机结构波谱分析》也得到了推广。《材料电子显微分析》获教育部优秀著作奖。陈玉茹教授主讲的“材料研究方法”获天津大学第一批教学成果奖。相比而言,当时的腐蚀与防护专业因学习内容涉及金属材料、无机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其“材料研究方法”则比别的专业有更宽的涉及面,应该说具有了本门课程的雏形,这门课程的主讲教师原续波教授也以这门课程为讲授内容,参加2002年天津市青年教师授课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论文单项奖和课件单项奖,是当年同时获得三个奖项的唯一选手,所有这些工作为本课程后续的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

随着国家专业调整与改革,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2项国家级教改项目(国家教委教改项目“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1997-2000),世行贷款项目“面向二十一世纪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综合改革与实践”(2001-2004))、1项天津市教改项目(“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综合改革与实践”(2002-2005))和51项天津大学教改项目(“材料科学与工程示范专业建设”等)的支持下,在国内首先进行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的改革试点,将“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现代研究方法”、“材料概论(双语)”和“材料研究与计算机应用”定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六大平台基础课程。1997-1998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分别以2个试点班进行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材料研究方法”也在天津大学教改项目“材料现代研究方法优秀课程”的支持下进行了针对性的建设,在两个试点班中进行了试点,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正式招生,“材料现代研究方法”也正式全面推行。在此期间教改项目组成员完成了课程内容的设置,从大材料角度出发,以材料自身的特征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为目标,定立了“材料现代研究方法”的教学内容,编写了《材料分析方法》教材,该教材一经出版其编写思路受到同行的关注,2006年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007年被评为国家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与此同时,项目组对课程的实验环节进行了精心设计,完成了验证型实验向设计型实验的转变,受到校内外专家的好评,2008年“材料现代研究方法”被评为天津市精品课程,课程负责人杜希文教授和主讲教师赵乃勤教师获得天津大学教学名师称号,主讲教师侯峰获天津市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一等奖。2009年,以本课程为主要内容的教改项目“材料类复合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综合改革与实践”“ 获得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合金固态相变

负责教师:  赵乃勤 教授


课程介绍

作为金属材料及材料加工专业的专业方向基础课,《合金固态相变》重点讲授合金固态相变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相变热力学、动力学、原子扩散及晶体学等,同时介绍典型相变,此外,课程内容中引入相变研究方法。随后介绍金属材料在不同外场(温度场、磁场及应力场)作用下的相变规律。该课程属于专业方向基础课,是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桥梁。使学生建立深刻的材料成分-工艺-组织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的概念,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用固变相变理论分析、判断、解决相变的发生,相变产物的结果,掌握控制相变和结构以达到工程应用要求的基本能力。为学生在今后的实际应用中对金属材料的选用、设计、性能提升及创新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特色

  《合金固态相变》课程丰富了传统的以热处理为基础的固态相变课程体系,形成了以温度场、应力场、强磁场下合金固态相变的知识构架,将基础性、前沿性和工程应用性有机结合。构建了多层次教学-实践体系,通过课堂-实验室-科研组-企业四层次结合,强化固态相变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对培养学生相变研究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作用明显。比较法、引导法、案例法课堂教学与开放式课外教学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和工程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效果突出。


弧焊电源及控制

课程介绍

负责教师:  胡绳荪 教授


弧焊电源及控制”课程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焊接方向)的必修课程之一。本课程重点介绍弧焊电源的工作原理和控制基础,使学生掌握弧焊电源的基本特性、电子弧焊电源控制技术以及电子电路的分析方法,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结合焊接工程实际正确的选择与使用弧焊电源。

课程特色
(1)突出了弧焊电源基本特性、控制理论基础的教学。
(2)删减了落后的电磁式弧焊电源内容,加强了逆变弧焊电源、数字化弧焊电源的内容。
(3)明确电子控制弧焊电源共性基础理论与不同电子控制弧焊电源的特色,将电力电子基础知识有机融合到弧焊电源特性控制应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