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与身边榜样>>
中国金属物理、冶金史学科奠基人--柯俊院士
添加时间:2020-04-24 13:00:14  

柯俊,国际著名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他是钢铁科学与技术的集大成者,中国电子显微镜事业的开拓者,我国金属物理业的奠基人,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先行者。

柯俊亲身经历1931年九一八事变,被迫来到天津就读河北省第一中学,这次事变对他产生了较为直接的影响,也为他日后放弃外国高薪,投身祖国怀抱,埋下了种子。

柯俊博士毕业后,取得伯明翰大学的终身教职。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后,他却毅然决定回到祖国。外国朋友非常器重他,希望能将他挽留下来,他说:“我来自东方,那里有成千上万的人民在饥饿线上挣扎,一吨钢在那里的作用,远远超过一吨钢在英美的作用,尽管生活条件远远比不过英国和美国,但是物质生活并不是唯一的,更不是最重要的。”

治学态度

“科研与名利相联系,它就会有水分;科研与生存相联系,它就不可信。”老先生的一番话,也反映出他实事求是,不慕名利的治学态度。在授课期间,老先生与肖纪美院士一道,为同学们开了门“材料物理SEMINAR”课程,这是全国独具特色的课程——每周五下午开课,请遍全球顶级科学家来到课堂为大家做讲座,其中国内的科学家就包括黄昆、林兰英等资深院士,全都是材料界各领域内响当当的头号人物。此外,还邀请世界分析电镜的权威、悉尼大学的COCKAYN教授携家人专程来京度假,并为本班24个同学开出一门长达一星期的课程。他们甚至自掏腰包为学生们复印教材,课堂上对表现出色的同学给予美元、澳元硬币和小袋鼠玩具等奖励。

在先生改稿期间,班上的同学们都在传言,说是老先生们根本没时间看稿子,顶多翻两下就会还回来。但实际情况是,过了大约20天时间,先生一个电话把学生叫到了他家里,面对面地交谈了3小时。原来先生不但不像大家所说不看稿子,而且看得十分仔细,把所有不妥、不通的表达语全部进行了修改,就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稿纸的正面写不下了在反面接着写,可以说近五万字的手写稿子被先生修改得面目全非。老先生的严谨作风可见一斑。

而在确定具体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方面,老先生完全放权,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只从大方向及原则上进行引导和把关,每个月向先生汇报2-3次实验的进展,柯老先生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是很多同学从未得到过的。

人格魅力

90年代末,柯俊先生应邀到印度讲课,期间突犯心脏病,经抢救脱离危险。几天后,柯先生苏醒过来了,大家对他表示慰问。他非常坦然地说:“ 我的签证是上西天的(指印度),不是下地狱的,阎王爷不收我。”

又有一次在学校研究生新生报到的日子,将与柯俊老先生见面的一位新生却担心极了。原来这位新生在之前给老先生的一封电报中写错了他的名字,生怕老先生责怪,哪知老先生忘了似的,还微笑着语重心长地勉励他。

在老先生的一位研究生答辩之时,老先生的第一句话是这样的:这两年我没有尽到一个导师的责任,很少管你,让你受苦了,知道你一会儿要走,我向你说一声对不起。

一位世界知名的科学家,一位共和国元勋级科学家,一位和善慈祥的长者,以一种独特但十分有效的方式培养着自己的学生,却在学生完成学业即将离开之际向自己的学生陪不是!这是何等刻骨铭心的话语,何等谦逊的态度,何等高尚的人格!

2019年8月8日,101岁高龄的柯俊院士与世长辞,他在生前决定将身体捐献给母校武汉大学用于医学研究。斯人已逝,但其谦逊儒雅的品质、平易近人的性格,尤其是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动容。不愧是学界泰斗、一代宗师!此致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