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19日,第九届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在山西大学举行。由天津大学李仁赟、白易明、霍杰荣、贺立丹、路声跃等5名本科生组成的天津大学代表队在天津大学理学院庞海、梁麦林、马丽娜等教师的指导下经过5轮的艰苦比赛,最终获得一等奖,首次进入全国前十名,取得在本项赛事中的历史最好成绩,其中材料学院2016级功能材料专业本科生白易明同学获得赛事最佳正方奖。
![1535676583972001048.jpg 1535676583972001048.jpg](/__local/8/FB/3E/80025CE579A862C164BBE83273A_48E24868_1001E.jpg?e=.jpg)
![1535676610260034914.jpg 1535676610260034914.jpg](/__local/8/CE/2D/AE27D3E32D7683F8184FF87E9B3_64AB796E_14DD4.jpg?e=.jpg)
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CUPT)是借鉴国际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IYPT)模式创办的全国性赛事,获得了教育部及中国物理学会的大力支持,吸引了几乎所有“双一流”建设高校参与,已成为国内高校公认的该领域顶级赛事之一。本次比赛共有六个赛区近200所高校参与,除东道主外每所高校派出一支队伍,其中62所高校的63支队伍晋级国赛,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1535676688775024123.jpg 1535676688775024123.jpg](/__local/0/AF/D2/DDDB9A48D9D2C53FE0345C46832_27EE03B2_98D0.jpg?e=.jpg)
![1535676712477051367.jpg 1535676712477051367.jpg](/__local/B/FF/74/5BF5161B366BA9C72636AD33D43_68CCE1A4_1B580.jpg?e=.jpg)
在三天的正式比赛过程中,天津大学代表队先后与南开大学代表队、北京大学代表队、复旦大学代表队及东道主山西大学代表队等队伍就17道开放性课题进行了讨论与对抗,最终获得了本次赛事一等奖及最佳正方奖,首次进入全国前十名。
![1535676755566065638.jpg 1535676755566065638.jpg](/__local/F/5A/61/BB7587485F6A06D4E042A5FAC97_3E5C05FD_13C5C.jpg?e=.jpg)
![1535676776960080237.jpg 1535676776960080237.jpg](/__local/D/BF/FE/33F2F999665D11241F500CAC7EC_299CF7AA_876A.jpg?e=.jpg)
天津大学五名队员分别来自理学院、材料学院、精仪学院三个学院,他们自2017年10月开始了题目的研究与准备工作,并经历了校赛、国赛队员选拔、区域赛等过程。在一年的时间里,他们放弃了个人寒暑假休息时间,对17道涉及流体力学、非线性声学、弹性力学等物理学多个方面的开放性题目进行了包括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实验验证在内的深入研究。 在2018年5月举行的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华北区赛上,天津大学代表队在三轮比赛中全取第一,获得区域赛特等奖第一名。
![1535676830187088784.jpg 1535676830187088784.jpg](/__local/8/DC/55/B992687424B61DEA1B3C7009B2C_815515F8_78F0.jpg?e=.jpg)
![1535676847506084470.gif 640.gif](/__local/2/E3/7A/4E0B48DBCFAD3AF9EB6B796BB60_60293F4E_88B1C.gif?e=.gif)
本竞赛得到了来自学校,教务处,以及理学院的大力支持,尤其物理系众多教授、教师放弃了假期休息,和国赛队员一起完成理论分析,实验验证,以及最终报告的总结等工作。本竞赛的内容牵涉学科比较广,在准备过程中也得到了多个学院的支持,如材料,机械等学院的老师也对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指导。目前已组织参与了四届全国竞赛,成绩从三等奖逐步提升至一等奖。同时在校内主办了四届天津大学物理学术竞赛(TJUPT),参与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在2018年校赛过程中,共有来自16个学院的100支队伍参与,成为了校内首屈一指的大型竞赛活动。